1949年5月,解放上海的战役进入关键阶段。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27军79师235团3营7连奉命执行一项重要任务——为后续部队打开突破口。然而在行动中配资股票,这支精锐部队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。面对僵局,时任连政治指导员的迟浩田果断决定带领两名战士先行探路。他们从俘虏口中获取了关键情报后,冒险潜入一栋国民党驻守的大楼。
当三人进入大楼时,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——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敌军正聚集在房间里吞云吐雾,整个房间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年仅20岁的迟浩田临危不乱,他猛地举枪冲进房间,厉声喝道:都不准动!两名战士迅速配合,立即控制住一名军官。迟浩田沉着冷静地威胁道:命令你的人立即放下武器,否则第一个拿你开刀!
由于不清楚解放军究竟来了多少人,更担心整栋大楼已被包围,惊慌失措的国民党士兵纷纷缴械投降。就这样,迟浩田和两名战友不费一枪一弹,就成功瓦解了国民党在上海的一支精锐部队的防御,为解放上海立下汗马功劳。
战后评功时,立下大功的迟浩田却坚决推辞一等功的荣誉。他动情地说: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,我实在受不起一等功。如果一定要记功,就给我记个二等功吧。这番朴实的话语,充分展现了一位革命军人的高尚品格。
展开剩余72%这位传奇的年轻指挥员后来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?让我们继续了解他的故事。
1955年,新中国首次授衔工作展开。在自评军衔时,26岁的迟浩田经过慎重考虑,在申报表上填写了大尉军衔。然而这份自评很快就被上级驳回。令人意外的是,驳回原因并非因为军衔过高,而是因为以迟浩田的资历和战功,大尉军衔实在太过委屈。
虽然年仅26岁,但迟浩田已有10年军龄。在革命战争中,他多次负伤,屡立战功,当时已担任团政治处主任。按照授衔标准,副团级干部可授予少校军衔。迟浩田之所以自降军衔申报,源于他一贯的谦虚品格。目睹无数战友流血牺牲的他,在评功授奖时总是主动降低标准。考虑到自己年纪尚轻,他觉得自己能获得大尉军衔已心满意足。
但组织没有辜负这位功勋卓著的年轻将领。经过慎重研究,迟浩田最终被授予少校军衔,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少校之一。
回溯迟浩田的军旅生涯,他的英勇事迹不胜枚举。早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,18岁的迟浩田就曾带领两名炊事员,在运送武器途中遭遇国民党部队。面对强敌,他们毫不畏惧,最终竟俘虏了上百名敌军。
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,迟浩田在激战中被弹片击中。看着血流如注的伤口和激烈的战况,他毫不犹豫地徒手拔出弹片,鲜血顿时喷涌而出。简单包扎后,他又立即重返战场,高喊着没打到要害,我还死不了继续战斗。直到战斗胜利,他才因失血过多昏迷。医生后来告诉他:弹片伤及动脉,擅自拔出可能致命!躺在病床上的迟浩田只是憨厚地笑道:当时哪顾得上这些。
在南麻战役中,担任营部书记的迟浩田临危受命,组织炊事员、担架员等非战斗人员投入战斗。在敌军猛烈的炮火中,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。当战友们将他抬上担架时,他仍高喊我还能战斗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一名卫生员为救他而壮烈牺牲。重伤的迟浩田在当地红嫂们的精心照料下才得以康复。这些可敬的妇女甚至用自己孩子的口粮和乳汁来救治伤员,这份恩情让迟浩田终生难忘。
在淮海战役中,面对国民党二十多辆坦克的进攻,迟浩田率领战士用火箭筒和炸药包英勇反击。他亲自操作火箭筒,精准击毁一辆坦克,极大鼓舞了士气,最终缴获敌军十余辆坦克。
1950年,迟浩田作为志愿军赴朝参战,参加了惨烈的长津湖战役。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中,他创造性地让战士反穿棉衣伪装,运用夜战和迂回战术,给美军以沉重打击。
授衔仪式上,首长萧望东拍着迟浩田的肩膀说:小迟配资股票,你年轻有为,一定要好好干!你是全军的榜样!这番话语,既是对这位年轻将领的肯定,也寄托着殷切期望。迟浩田用他传奇般的军旅生涯,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军人本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